
佛陀太子身份,为什么还要出家,33张图片诠释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了解佛陀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好地佛法智慧。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释迦摩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佛陀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开显佛教,度化众生。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弘法45年。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另一说为30成道,弘法49年。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而受孕。

2、七步莲花:
佛陀在蓝毗尼花园从母亲的右胁降生,行走七步,每一步都踩出一朵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3、命名大典:
佛陀以转轮圣王的身份降生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非常地疼爱自己的儿子。佛陀被命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4、仙人占相:
佛陀的父亲请来了著名的大仙人来为佛陀占相,仙人看到佛陀后告诉净饭王:您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伟大的觉者!可惜我老了,无法听闻他的妙法了。

5、得入四禅:
释迦太子见老鹰捕食蛇,心生悲悯,观察到众生的苦恼,而入禅定,得入四禅。

6、文武过人:
释迦太子16岁,精通所有学问与武功,可谓文武双全。

7、成亲娶妻:
父王净饭王见释迦太子终日闷闷不乐,便为其安排了一件婚事,于是释迦太子迎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为妻。

8、深受爱戴:

9、见丑生厌:
释迦太子夜见宫女们睡觉时的丑态,对轮回生起了极大的厌恶。

10、出城四游:
释迦太子出城,见生老病死之苦,于众生生大悲悯,于轮回更生厌离。

11、夜别妻儿:
一天夜晚,释迦太子悄悄地走出房间,离开了妻子和儿子。

12、远离王城:
释迦太子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世俗的富贵繁荣,而去追求能让自己与一切众生解脱于生老病死乃至一切的烦恼痛苦轮回的方法。

13、削发更衣:
释迦太子削去了如烦恼一样的发丝,换上了梵天送来的衣服,开始修行。

14、难忍苦行:
释迦太子向所有世间的“成就者”们求学,尝试了世间所有的修行方式,达到了世间能达到的所有顶端境界,但释迦太子发现并没有达到他出家的目的,于是放弃了苦行。见天神于空中弹琴,了悟了中道。

15、牧女献供:
一位牧女向释迦太子悉达多供养了奶粥,悉达多因此得以恢复体力而重新开始修行。

16、发愿成佛:
释迦太子悉达多发愿成佛,以碗碟放入水中,发愿说:如若能成佛,则希望碗碟逆流而上。

17、树下参悟:
佛陀于菩提树下参悟,发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当雨水下落天气寒冷时,龙王现身为佛陀遮风挡雨。

18、魔女献媚:
佛陀的参悟惊动了魔王波旬,于是魔王波旬派遣他的三个女儿前来魅惑佛陀,试图让佛陀放弃参悟,然而佛陀不为所动。

19、水淹魔军:
魔王见佛陀不为魔女所动,大为恼怒,派遣魔军前来妄图杀害佛陀。此时坚牢地神现身护持佛陀,水淹魔军。

20、魔军败退:

21、成等正觉:
佛陀终于夜睹明星而悟宇宙真谛,叹曰: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从此,佛陀成就了宇宙中最完善的慈悲与智慧。

22、梵天献花:
天主大梵天得知佛陀成就最正觉,特前来向佛陀献花,以此缘起恳请佛陀为众生宣说妙法,让一切众生成就佛陀一般伟大的生命品质。佛陀慈悲应允。

23、初转法论:
佛陀于鹿野苑度化了第一批弟子,开始了教化众生的事业。

24、游行教化:
佛陀带领着弟子们秉承着中道,履行着简朴的行为态度,四处游行,应机教化着所有有缘的众生。

25、回宫省亲:

26、见昔日妻:
佛陀与昔日的妻子耶输陀罗相见,并对她作了重要的开示。

27、儿子出家:

28、父王逝世:
佛陀见到了病重的父王,并为他开示了三皈依法,父王因此得度。逝世后,佛陀尽职孝道,亲自抬父王的棺椁,为世人以身作则。

29、升天说法:
佛陀应天神的邀请,不动而上升天宫为了报答母亲之恩德而升天说法。

30、重返人间:
佛陀在天宫说法后,沿着天梯下返人间,众天神恭敬围绕。

31、随缘教化:
有一王子贪恋自己美丽的妻子而不愿随佛出家,于是佛带他来到天上。王子见天女容貌美丽至极,反观人间女子更像狒狒一般,于是以此因缘而出家。后来佛陀为了帮助他断除淫欲,而带他去看了地狱中因过分贪着美色而感应到的烈焰痛苦,于是这名王子真正的解脱了。

32、最后供养:
佛陀接受了最后一次的供养,以表现出疾病这样的方式提醒弟子们时刻不要忘记无常,并表示即将进入大涅槃的境界。

佛陀对弟子们做了最后的开示后,安详的右卧,进入涅盘。所有的人都应佛陀入灭而悲泣难止,大地震动,人神共悲,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唯一依靠将离他们而去。佛陀并没有像他方世界的佛陀那样选择长久的住世,而是这么早就示现涅盘,因为他担心弟子们会因为他的长久住世而放逸修行,可见佛陀的良苦用心!然而佛陀的化身虽然离开了众生,法身却是一直存在的,他存在于佛陀创立的僧团之中,存在于法本文字之中,存在于整个虚空界,只要有一个众生哪怕是微小的蝼蚁需要他的帮助,只要因缘具足,佛陀的加持依然如住世时一样无二无别。
版权申明:
图文整理自网络,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以在
妙莲香商城公众号
直接下单购买
沉香、檀香,线香、盘香
纯天然香料制作,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
怡情、健康、养生、静心、安神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点赞哦。
也很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好文章。
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妙莲香道师,
谨此志诚感恩您的善行!
版权申明:
图文整理自网络,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