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香炉鉴赏,中国香文化,妙莲香道师推荐几款青澹汝瓷乾坤三足方耳香炉供大家欣赏,日本香道源自于中国香文化,但如今常听说日本香道,很少听说中国香文化,希望中国香文化能够早日复兴回归。
上图:乾坤三足方耳香炉
在日本,凡稍显高雅正式的场合,香的气息总萦绕着四方,久久未散。纵观中国,除了寺庙,很少在高雅的场合见到芳香的气息缭绕。
相较于日本人对香道文化的重视和推崇,中国香道文化的失落还是蛮令人痛心的。
谁还曾忆起,日本岛国的香道文化还是源自于盛唐时期鉴真和尚的东渡,日本香道只是中华香文化的一个后来学习者而已。
可是,时过境迁,那时那景,今时今景,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中华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羞怯的姑娘将爱意融入一方小小的香囊,等自己心爱的人接她回家。
古代的女子只需要长袖一挥,大地便都可以弥漫着爱的芳香。
到了汉晋时期,香炉才渐渐兴起,古人筑高台焚香祭祀,是为了得天地之意,祈求风调雨顺。
至隋唐,香虽以敬神礼佛、熏衣净室、除秽避恶为主流,但慢慢衍生诸多雅趣。
随着宋朝雅趣文风的盛况空前,香的雅趣也达到了鼎盛之期。
从宫廷到民间,皆有焚香净气、焚香品茶、焚香抚琴、焚香作画、焚香赋诗、或焚香静坐等,香文化已经浸透到文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文人生活的一种儒雅气息。
苏轼亦曾建“息轩”,常在轩内焚香静坐,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悄然一度闲生。
黄庭坚亦时常焚香于“喧寂斋”,专注修为,后出《制婴香方帖》,成书法艺术之圭臬。
《清明上河图》的汴梁街市中,细眼瞧,竟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等多家香铺。
此时,香既装点了清风明月、雅琴流水,也融入了茶米油盐,为寻常百姓共有。
日本香界至今奉为圭臬的《香之十德》,殊不知却为黄庭坚所作:
日本香道日益壮大,但在中国,渊源流长的传统香文化,却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加以排斥。
现代人也许永远无法像古人一样,有诸多的闲情逸致,将大把时光投入一场充满情怀的香事中。当我们现代人在快节奏中往前奔跑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失落了太多本应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
上图:乾坤高三足方耳鼎
香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静心的修身养性。
《本草纲目》记载,香有清神理气、补五脏、温肾暖精,壮阳除痹、止咳化痰、暖胃温脾、通气定痛、小便气淋等作用。
香,不仅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享受,更对身体有健康的作用。
北宋期间,爱香者就必备香炉了,“爱香者更爱赏炉”这句话衍生开来,一方好炉,才是香的根本之道,归家之所。
焚香炉,从古至今都讲究风水二字,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周易》中的“乾”表天和阳,“坤”表地和阴,乾坤即泛指天地,晓喻宇宙之境,而香炉的盈室之效,可谓收之则锦绣咫尺,展之则江山千里,方寸之间也有无限乾坤。
宋朝时期程朱理学盛行,器物形态趋于规整对称,气韵也趋于“隐而不显”,方形双耳俨然而望、口沿与双耳精巧金线相连,炉脚三足鼎立,圆鼎之柔和与方鼎之刚劲融为一体。
综观整个乾坤三足方耳香炉,外表朴实而制式大气,高雅秀逸之中不失庄严美观,简约而不简单、古拙而不粗陋、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内秀含蓄,生动呈现了汝瓷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意境。
如果喜欢这款香炉,请联系【青澹墨雅】
版权申明:
图文整理自网络,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香道知识、了解中国香道文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妙莲香道师
↓↓↓
也很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好文章。
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妙莲香道师,谨此至诚感恩您的善行!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点赞哦。
也很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好文章。
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妙莲香道师,
谨此志诚感恩您的善行!
版权申明:
图文整理自网络,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
香道师 发布在
妙莲香道师,转载此文请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文章来源(妙莲香道师)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gdaoshi.com/wenhua/d2e650de04.html